【岗位职责】
1)硬件描述与实现能力:
静态时序分析(STA):通过静态时序分析工具(如PrimeTime)对电路进行时序验证,识别出关键路径。
时序违例检查:检查关键路径是否满足时序约束。如果路径延迟超过时钟周期,则存在时序违例,需要进行优化。
电压阈值调整:使用低阈值电压(LVT)单元替换关键路径中的高阈值电压(HVT)单元,以降低延迟,但需注意功耗增加。
硬件设计语言:精通Verilog、SystemVerilog或Chisel,能够从微架构设计到RTL级实现整个流程。
2)微架构设计与优化:
指令集与流水线: 深入理解RISC-V指令集,熟悉流水线设计、缓存(Cache)系统、分支预测和访存子系统的原理及实现。
微架构仿真与验证:掌握Gem5或其他微架构仿真器的使用,能够对设计进行建模、仿真并分析性能瓶颈,为微架构优化提供依据。
3)芯片互联与总线协议:
片上互联技术:熟悉NoC(片上网络)设计,以及芯片内部各模块间的互联方法。
总线协议与一致性: 熟悉AMBA总线协议(如CHI、ACE等),理解多核系统中Cache一致性及数据一致性原理,能够针对访存子系统进行设计和优化。
【岗位要求】
1) 芯片设计开发经验:
对整个系统架构、应用场景及benchmark有较深刻的理解,能结合软件应用需求进行硬件优化。
熟悉芯片设计流程,了解前端和后端设计流程。
2) 半导体数字电路基础:
深刻理解数字电路工作原理,如标准单元,时序优化及STA等。
3) 问题解决能力:
能分析复杂的电路问题并提供优化方案。
在调试数值问题或收敛问题时具备清晰的分析思路。
4)团队协作:
具备较强的学习、创新能力和团队沟通能力,以适应快节奏的技术迭代与项目合作。
5)学习能力:
能够阅读国际前沿技术文献和文档,跟踪最新技术动态和研发成果。
6) 加分项:
机器学习辅助优化:利用机器学习算法预测关键路径的优化效果,快速找到最优解决方案。
有参与开源RISC-V项目或相关代码贡献的经验。
7) 微电子、电子、集成电路或计算机等相关专业;